详细介绍:
淬火是在炉排的Ms点温度以上,以适当的速度冷到Ms点以下后慢冷,获得优异的组织性能。淬火需要使用到淬火介质,常见的冷却介质是淬火油、水溶性淬火剂、水以及盐水和碱水,但不管哪种介质,都应遵循以下选用原则:
1、依据钢中的碳含量
温度上,碳含量低的三爪炉排因有可能析出先共析铁素体,且它的过冷奥氏体最易发生珠光体转变的温度较高,马氏体起点(
Ms)
也较高,为了使这类钢制的工件充分淬硬,所用的淬火介质应当有较短的蒸气膜阶段且出现最高冷速的温度应当较高。对碳含量较高的钢,淬火介质的蒸气膜阶段可以更长些,出现最高冷速的温度也相应低些。
冷速上,碳含量低的三爪炉排允许的冷速高,碳含量高的钢允许的冷速低。
2、依据钢的淬透性高低
冷速上,淬透性差的钢要求的冷却速度快;淬透性好的钢,要求的冷却速度则慢些。
冷却温度上,对淬透性差的钢,要求介质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高些;
而对淬透性好的钢,要求介质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低些。
最高冷却速度上,淬透性低的钢允许的冷速较高,而淬透性高的钢允许的冷速较低。
3、依据工件的有效厚度
当工件比较厚大时,为得到足够厚的淬硬层深度,所用的淬火介质应当有较快的低
温冷却速度。相反,工件薄小时,则可用低温冷速较小的淬火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