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精密铸造业总产量持续平稳增长;技术研发能力显着增强;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明显改观;人才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但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铸造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行业发展原因之一。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原材料丰富,在产品价格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只要将产品质量提高,在国际上仍有很大的竞争力。同时,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机械行业向精密化、小型化发展,以及建筑行业陆续出台的一些法规和地方法规,用铸铜和不锈钢铸件代替铸铁管件,为精密铸造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中国民营精密铸造业的加盟和迅猛发展,为中国精密铸造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已经成为国家精密铸造业最强劲、也是最现实的竞争对手。
从80年代至90年代初,多以合资和独资的形式,从台湾、日本等地引进料硅溶胶制壳工艺,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周边地区,其产品大部分销往国际市场,同时也由于其体制先进、机制灵活、管理高效,所以效益非常好。虽仅有20多年的发展,但已成为中国大陆精密铸造业承担出口业务的生力军。另一方面,由于其设备设施水平高,工艺和质量水平在国内属先进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国外的一般水平,有直接出口订单和市场同盟,产品价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营销渠道上讲,他们都是国资精密铸造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以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等厂家为代表的一部分第二、第三类工艺企业近年来无论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正在加速向国际市场推进,并将继续为提升中国精密铸造业水平积极努力。
我国铸造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铸造生产的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品质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和材料消耗高等。距铸造强国这个目标,我们的差距还不小。专家指出,我国铸造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铸件综合质量、铸造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等基础条件方面。就尺寸精度而言,我国的铸件普遍比发达国家低1~3级,表面粗糙度也比发达国家的粗1~2级。如发动机缸体的粗糙度,我国为25微米~100微米,国外为12.5微米~25微米。在铸件材质的构成方面,球墨铸铁占铸铁产品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铸件综合结构质量的重要指标。
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工艺和装备水平;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并实行产学研三结合的研发体制,推动自主创新;必须把环境保护和劳动保障当作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必须大力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必须进一步培养精密铸造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职工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全行业职工的技术与劳动素质。
本文转载精密铸造http://www.apcca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