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FML-38/KSTAR科士达12V38AH铅酸蓄电池安装要求
BMS系统通信方案
整个储能系统容量为28MWh;系统由14台PCS的电池单元组成,系统采用2V/1000Ah的铅酸单体电池。
储能系统采用336节2V/1000Ah的电池组串连构成一组电池,三组电池并联构成一个电池单元,每个电池单元容量为2MWh,即336节×2V×1000Ah×3=2.016MWh;每个最小模块支持24节单体电池,336节电池需要336/24=14个模块;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主要是:一开发新型高性能电池;二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三是有蓄铅回收再利用;四是降低甚至消除环境污染。而在技术上,铅酸蓄电池行业要集中力量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使用,寿命过短,负极严重硫酸盐化。比如在混合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储能等领域的应用。二是动态充电接受能力DCA差,导致电池应用在混合电动汽车时,制动能量回收受到损失。
整个储能系统14个电池单元累计总容量为2.016MWH×14=28.224MWH;储能逆变器的常见效率在92%~95%,所以整个储能的实际容量为28.224MWH×0.92=25.97MWh
6-FML-38/KSTAR科士达12V38AH铅酸蓄电池安装要求
用伏打电堆向一叠夹以盐水浸湿纸片的铜片进行充电,在撤走电源后,其发现两片铜片之间存在 0.3V的电压; 之后再用金属铅、 锡和铜替代铜片进行了实验, 均测到了不同的电压值。1854 年德国科学家辛斯特登(Wilhelm Joseph Sinsteden)在使用多种电池进行研究时,认识到浸没在硫酸中的铅电极具有一定的储能容量,即对电极充电之后可以向负载供电,并报道了其能量密度,但其未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价值。1859 年,普兰特(Raymond Gaston Plante)独立于辛斯特登发现并报道了从浸在硫酸溶液中并充电的一对铅板, 在撤去充电电流并加上负载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放电电流,这个体系的放电电流在诸多电极-电解液体系中可以维持最长的时间,并且电压也最高。计算器和人造卫星上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都是光伏电池或者模块(模块就是一组通过电路连接并封装在一个框架内的电池)。光伏电池(Photovoltaics),顾名思义(photo=光,voltaic=电),是指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电池。光伏电池之前只用在太空中,而现在却越来越普及,且使用方式也越来越普通。它们甚至可以为您的住宅供电。这些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呢?光伏(PV)电池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比如硅就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半导体。当光照射电池时,有一部分光会被半导体材料吸收。
蓄电池充电器充电要求
一、1、充电电压2、充电电流
二、选择变压器的额定功率、电压、电流
三、必要的整流、限流、稳压电路元件必须要达到所负载的电压、电流的最大指标。
蓄电池来说,充电器是最早采用了变压器式充电器。但由于变压器式充电器体积过大、笨重、造价低、充电效率低,很少被采用。被广泛使用的是电子充电器。充电器输入交流电压为220V左右,输出端接蓄电池,其充电方式;
其一,以大电流脉冲充电间歇放电、补偿;其二,以恒流、恒压浮充保持对被充的蓄电池提供稳定的充电压及电流。充电器具有输出短路保护、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及过冲保护功能,保证蓄电池使用寿命。
从系统架构来看这种监控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在线电池内阻监控系统
集中式监控系统是指将一组甚至多组电池连接到同一台设备上进行测试,图3是集中式监控系统的一个例子。
集中式监控系统测试电池内阻大都采用交流注入法,即在设备内部产生一个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交流(基本是正弦)信号注入到蓄电池两端,然后通过探测并检出蓄电池两端同频率的电压波动即可确定电池的内阻。交流注入法也是大部分手持内阻仪检测内阻的方法。
6-FML-38/KSTAR科士达12V38AH铅酸蓄电池安装要求